▼ 冬天一到,大家最怕面對的兩件事恐怕就是起牀和洗澡。面對暖和的被窩和寒冷的衞生間,沒有誰能做到「全身而退」。 在這種時候,Dr.X最心疼一種人,那就是「潔癖人羣」。 他們好像對外面的酷寒「無動於衷」,即使在零下十幾度的天氣裏,依然堅持着每天洗澡的「好習慣」。 但殊不知,洗澡洗的太勤快了也不是什麼好事。比如下面這位: 冬天到底多久洗一次澡好? 洗澡時應該注意什麼? 洗澡時的正確順序是什麼? 洗澡太勤快不是好事 雖説洗澡太少會導致污漬和油脂堵塞毛孔,讓細菌滋生。但很多人卻因此就忽略了另一個問題,我們正常的皮脂能夠保持皮膚的濕潤、柔韌和屏障功能,且相對穩定的菌羣對於皮膚的免疫功能也十分重要。 如果洗澡太頻繁了,尤其是洗澡時「用力過猛」,可能就會破壞這種油脂平衡。如果水温過熱或者洗澡時間過長,都是會損害皮膚角質層的。這個時候幹癢和敏感等過敏問題,自然就出現了!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 其他季節還好,到了冬季皮膚相對更加乾燥,頻繁洗澡會導致皮脂大量流失,這個時候皮膚乾燥問題會更加突出。
如果皮膚已經出現了乾裂等問題,可以在定時洗臉、洗屁股的前提下,減小洗澡的頻率。 洗澡的正確順序 不用想,Dr.X都能猜到大部分人洗澡的順序是從頭開始洗。但實話告訴你,這種順序其實是錯誤的! 正確的順序是:洗臉→洗身體→洗頭 原因很簡單,洗澡時的熱氣會使得人體毛孔擴張,先洗臉的話可以避免污物阻塞住毛孔。我們頭皮上血管很豐富,如果一開始就洗頭可能會造成血流不暢,並誘發腦血管疾病。 這也是我們常常説「先洗頭容易喪命」的原因! 洗澡時的這些錯誤你經常犯 1.洗澡時間過長 洗澡時間太長最直接的問題就是使皮膚乾燥、瘙癢和脱水等。除此外,長時間洗澡還會產生疲勞感,引起心臟缺血、缺氧和誘發心血管疾病,嚴重時可能會誘發心律失常而猝死。 Dr.X的建議是泡澡控制在20分鐘內,淋浴控制在10-15分鐘內。 2.洗澡水温過高 平常還好,在寒冷的冬日裏,很多人洗澡時喜歡把水温調很高。殊不知水温過高會導致毛細血管擴張,加速皮膚乾燥。另外,過高的水温還會增加心臟負擔,使得心臟缺血或缺氧。 心臟病患者需要格外注意控制水温,長時間泡澡或水温過高,都有可能誘發心源性疾病,甚至是心源性猝死。 對此,建議洗澡水温控制在與人體温度相近最佳,最好不要超過50℃。 3.洗澡時緊閉門窗 這也是很多人洗澡時的一個誤區,就感覺門窗不關好冷空氣會偷溜進來一樣。但你可能不知道,如果你是用燃氣熱水器洗澡,這樣的門窗緊閉可能就會一氧化碳中毒。 如果浴室裏有排氣扇的話就把排氣扇打開,如果沒有排氣扇就把門開個縫。千萬不要把浴室門反鎖起來,不然發生什麼意外的時候你就知道什麼叫後悔了。 4.地面濕滑 洗澡時地面濕滑是在所難免的,但這個時候要注意千萬不要滑倒了。Dr.X的建議是買個扶手或者防滑凳子、防滑鞋等,尤其是家裏有老人小孩的更要注意。 5.沐浴露一次用很多 有些人就像「家裏有礦」一樣,洗澡時拿沐浴露瘋狂用,一點不心疼的。殊不知,大部分沐浴露都含有月桂酰胺丙基甜菜鹼,可以激發一些化學物質滲透到我們的皮膚中。 如果你長期這樣大量使用沐浴露,那麼這些化學物質就可能和鈣、鐵等結合,並殘留在我們的皮下組織中,進而出現過敏性皮炎等。 6.用力搓澡 這也是不少人的誤區,總感覺自己用點力,就能把身上的「髒」給搓掉。但是你不知道,就是你以為的這個髒,卻是我們每天新陳代謝產生的脱落細胞和身體分泌的油脂。 如果你用力過猛,就會破壞這層保護膜,當聽到吱吱的聲音時説明你就應該減輕力度了。 這些情況下不適合洗澡 1.飽餐後不適合洗澡 你剛吃飽,身體的血液會大量湧向腸胃等器官,如果馬上洗熱水澡,全身的血管也會隨之擴張,血液循環加速,進而影響到消化功能。如果你真的想洗澡,建議等半個小時以上吧。 2.空腹時不適合洗澡 在特別飢餓的情況下,我們的血糖水平會很低,這個時候洗澡容易暈厥。如果非要洗澡也是可以的,別洗太久就好。 3.飲酒後不適合洗澡 這個應該算是常識了,飲酒後酒精會抑制我們肝臟的活動,並影響糖原的釋放。這個時候血糖濃度會大大降低,再洗澡的話就很容易引發低血糖,甚至是休克。 4.劇烈運動後不適合洗澡 運動後洗澡也是不少人的習慣,但這個時候洗澡你的血液還處於活躍狀態,就會加重心臟和血管的負擔。尤其是做完有氧運動,建議你等半個小時再洗澡。 Dr.X説 天氣越來越冷了,希望你看完這篇後不要再被洗澡問題困擾了。 切記,有時候太愛乾淨也不是什麼「好事」哦! ◢ 也許你還會喜歡 ◣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