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度最扎心短片,看完懷疑人生↑↑↑ 疾病離我們並沒有那麼遠,但我們還在心存僥倖的過着 凌晨三點你一邊轉發遙遠城市有人猝死的消息,一邊給自己定了五個起牀鬧鐘 聽聞某個朋友患癌的消息,難過之餘,也有點開始擔心自己 我們的生活,沒我們想象中那麼健康。一次重大疾病保守估計也要50-60萬,我們治不起,也病不起。 中國人十大死因公佈,排名第一不是癌症 世界頂尖權威醫學雜誌《柳葉刀》於6月發佈了一篇關於中國人口健康的全面研究報告。分析了從1990年到2017年中國34個省份地區(包括港澳台)居民的死亡原因。 公佈了中國人十大死亡原因: 令人驚訝的是,中風,竟然成為了中國人的頭號殺手! 而讓我們聞風喪膽的癌症排在第三位。 中風、缺血性心臟病、肺癌、慢性阻塞性肺病·····導致中國人過早死亡的基本都是非傳染性的慢性病。 不僅如此,中國還是全球中風發病風險最高的國家,風險率達到38%。2016年,全球新發現的1370萬中風患者中,中國人就佔了551萬。中國北方的中風情況又比南方嚴重很多。 在醫療水平越來越發達,物質生活條件豐盈的今天,為什麼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反倒成為了國人的頭號殺手? 這和我們的生活習慣、生活環境息息相關。 高血壓、吸煙、飲酒、高鈉攝入這些都是中風的危險因素。高鈉攝入換句話説就是:中國人吃鹽太多了,口味太重。 正常來説,我們成年人每天攝入的鹽應該要少於6g,但80%參與調查的人,日均攝鹽量都高於12.5g,超出了一倍多,而北方比南方吃的鹽更多。 醃製食品、麻辣、香辣、鹹等食物是中國人餐桌上的常客,每天攝入的鹽量輕易就超標了。 環境惡化,生活方式糟糕,飲食不加節制,大大增加了我們患病的風險。 據統計,中國人一生患重大疾病的概率高達72.8%,患癌的概率升為36%。 患病風險很高,但我們根本生不起病。 60%的積蓄用於生命最後28天,被疾病拖垮的中國家庭 看了中國健康大數據,才知道我們正面臨着怎樣嚴峻的事實: 我們大部分人都處在亞健康狀態。
中國腸胃病患者有1.2億,慢性病患病率已達20%,死亡數已佔總死亡數的83% 醫務工作者很累,甚至有人累到猝死,不僅是因為專業領域醫生的需求量不夠,更重要的原因是生病的人太多了。 因為我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,各類疾病也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。 中國22%的中年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; 中青年女性易得婦科,心腦血管疾病; 中青年男性面臨猝死、過勞和癌症等問題; 我們趁着年輕大肆揮霍健康的時候,更多的人已經嚐到了重疾的苦果。 曾經有一張住院收據清單刷爆了朋友圈,住院61天,睡沒了105萬。 在醫院呆一段時間,更能明白直面生死的無力感。錢就是命,但錢不一定能救回來命。 在《人間世》裏,王劍輝右心房長有惡性腫瘤,小地方治不好,只好來到上海最好的醫院治。 重疾救治有多難不言而喻,醫生給他做了開胸手術後,發現還是無法切除,開完又給合上了。即使選擇心臟移植,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,為了治病,家人四處奔波籌錢。 醫生説:你搶救了這麼久,心機損害又這麼大,體外按摩又這麼長時間,幾十萬塊錢花下去,估計是要打水漂了。 最好的醫院都治不了,相當於判了死刑,幾十萬也白花了。 而比死亡更無助和絕望的,是沒錢,只能等死。 江西南昌一個普通家庭,丈夫患上了胃癌,病還沒治好,時隔一年,妻子又檢查出來乳腺癌,治病掏空了這個家。 沒想到命運還會對他們下狠手,5歲的女兒又被確診為系統性紅斑狼瘡,對這個家庭造成了毀滅性打擊。 夫妻雙雙患癌,女兒重病,他們借遍親朋好友,加上籌來的錢都遠遠不夠,於是他們決定,通過抓鬮來決定誰活下來照顧女兒,以命換命。 治病,就是燒錢,遇上重大疾病隨隨便便就得花幾十上百萬,而普通家庭全年收入也就幾萬塊,可支配的收入就更少了,哪裏有錢治病? 高醫生曾經遇到過一個病人,讓他印象深刻: 一個老者腹部巨痛,在老伴的陪同下來看病,檢查後發現是消化道穿孔,讓他住院治療做手術。 沒想到老人疼成那樣還拒絕了:醫生,這病我不治了,家裏還有一個傻兒子,即使住院能報銷,錢遲早也要還,把剩下的錢留給兒子他們娘倆吧。 一同在旁邊檢查的姑娘聽了後於心不忍,主動提出幫他們墊付醫藥費,不用還。百般勸説之下,老人説回親戚家借錢。但誰都沒想到,這對老人拿着檢查結果就離開了醫院。 幾天後的夜班,120送來一個病人,是長期卧牀的患者,呼吸困難,陪來的是病人的母親,就是那天的老伴。而大爺已經永遠不在了。 這就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現狀,有錢,傾家蕩產也要治,沒錢,只能回家等死。 北大教授指出,中國每年新增的癌症患者400萬,因癌去世的多達280萬,且一直在增長。 華大基因董事長汪健在接受鳳凰衞視採訪時就曾説過:“60%的人將60%的積蓄用於生命的最後28天”。這還是保守估計。 一場病下來,就算是中產收入,也能拖垮一個家。 疾病預防,從年輕時做起 好好活着,是對生命最大的敬畏。 面對疾病和死亡,我們無能為力,但好好生活,我們有千百萬種選擇。 亞健康已成為我們的健康大隱患,如果不調整亞健康狀態,不久的將來我們終究要承受惡果,誰也逃不掉。 其實,80%的重疾有錢可以治癒,很多疾病在年輕時都可以預防。 華盛頓大學健康計量學教授格雷戈裏·羅思博士説:“結果提醒我們,必須在更早的年齡預防中風和其他血管病。年輕人也要考慮長期健康風險,選擇健康生活方式。”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,健康飲食 很多病都是吃出來的,吃鹽多、吃糖多、重口味都會為健康埋下隱患,燒烤、奶茶甜點等太鹹、太甜的東西別放縱自己吃太多。 還有很多人都挑食,喜歡按照自己偏愛的口味來吃三餐,長期吃單一的菜品,容易營養不良。飲食還是要注重均衡、規律,多吃蔬菜瓜果等健康食品。 定期體檢,花小錢防大病 選擇專業的醫院和體檢機構,養成每年定期體檢的習慣,針對性有效的體檢,可以幫我們及時診治出身體中的狀況,一旦出現問題,一定要到醫院及時治療,小病的治癒機率要大很多,花錢也更少。 每年花幾百塊錢體檢,比花幾十萬治病,省錢多了。 運動,是最省錢的保健方法 我們疲於奔命,勞碌工作,拼命熬夜,不斷消耗身體和能量,卻很少去鍛鍊身體。鍛鍊健身,就是對未來最有效的投資,人到最後,拼的都是精力。 別再懶了,按周給自己制定運動計劃,跑步、游泳、瑜伽······一定要讓自己動起來,給生命續航充電。 別再拿“懂得了很多道理,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”這樣的言語來安慰自己。 你主動選擇了什麼生活方式,你就會獲得怎樣的人生。 先健康的活着,才能活的精彩。撐住,才有了後來的一切。 很喜歡一段話,和大家分享:山水有相聚,愛恨有別離,入夜修補,黎明趕路,我們終究會回到有光照的路上,再獲新生。 |
|